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讀書] Jonathan Franzen 如何獨處 + 自由



《如何獨處》聽起來好像是個憂鬱自閉的散文集。不,不是的。這本書的主題是:「在喧鬧嘈雜、五光十色的大眾文化中,如何維持獨特性和多樣性。」作者Jonathan Franzen認為這是現代人的一大考驗。這本書中包含各式各樣獨處的主題,像是失智症、隱私權、讀書、寫作、坐牢...等等。雖然作者的重點主要放在寫作上,但你應該至少可以讀到一篇有認同感的文章。


我個人非常喜歡關於閱讀的章節《自尋煩惱?》。作者引用一段跟語言學家海斯進行的對話,這段太過精彩,我無法轉為自己的語言,所以請容我引述原作。海斯提到有一種讀者叫做「社交孤立型,也就是從小覺得與身邊每個人都截然不同的孩子。」這種人不容易被發現,因為「人們不喜歡承認自己小時候很孤僻。」為什麼這種人會孤僻呢?因為他「生命中的重要對話,是和正在讀的書的作者進行。」這些作者雖然人沒有真的出現在身邊,卻成為這類讀者的共同體。

這類讀者不容易被發現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長大後未必人緣很差,反而可能很活躍。「只是某些時候你會覺得有股折磨人、近乎痛悔的需求,好想獨處,好想讀點書,好想與那個共同體重新連結。」

這段文字非常精闢,我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就是有這樣的感受。感謝Franzen,把這段讓他非常雀躍的訪談內容分享給讀者,讓我得以深入思考自己閱讀的經驗。我終於了解為什麼自己看到棋靈王最後說「圍棋是把遙遠的過去和遙遠的未來連結在一起」會感動莫名,其實就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之外另有一個孤僻的小宇宙,在小宇宙中我跟古今中外各式作家有連結。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小宇宙,每個小宇宙都有一個建立連結的基礎。我其中一項重要的連結基礎是智識的精髓,所以著迷於以策略家為核心的《三國演義》,以偵查推理為核心的《福爾摩斯全集》,以及使用最新技術研究人類行為的書籍如《精準預測》《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等等。每過一段時間,就必須尋找類似的書籍讓我找回這項連結的歸屬感。

楊照說得很好,「今天因為我們太害怕being alone,所以我們不太能閱讀,所謂閱讀是你自己勇敢的、孤單的去面對這件事、去認識這個東西。」為什麼很多人會沉迷於滑手機?我搭捷運或公車或電梯時,偶而會好奇別人滑手機都在做什麼,結果很驚訝地發現不少人其實是不斷地在LINE當中滑上、滑下、滑上、滑下,什麼事也沒做!我想是因為他們太害怕與他人隔離,滑手機可以製造一種與親朋好友連結的感覺。相較之下,閱讀是把人跟作者連結起來,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真正面對面認識作者。這是一種孤獨的連結感,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這種感覺。

Jonathan Franzen,明明是一位作家,卻簡直像是人類學家。不論是散文,還是小說,他都能夠講出你心中的想法,甚至講出你根本沒想過、但一聽到就會非常認同的觀點。因此,Times把他放為封面人物時,旁邊的文字是:「他的小說主角不解開謎團、沒有魔法、不是住在未來」,而是「展現我們當今的生活方式」。



他的長篇小說《自由》就是這樣的內容。故事本體很簡單,是一個愛與家庭的主題。但是他把整個時代的背景灌入角色設定中,例如911後的軍火業運作、鳥類保育與採礦工業的複雜合作模式、環保發電的爭議等等。同時也很寫實地描述幾個角色心裡的想法,例如開車的時候覺得自己比其他駕駛人更能拿捏分寸。這些特色,讓我覺得這是屬於這個世代的作品(雖然主角是美國人,但在這全球化的時代有很多議題和想法是相通的)。他不是寫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也不像經典文學的時空背景都在不熟悉的年代。當然,絕對不是平庸到像台灣鄉土劇一樣不斷甩巴掌和嗆聲。他是冷靜地描述一個大型架構的故事。

這讓我聯想到李安對於第50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劇情片《爸媽不在家》的評語,雖然這是一部很小的片,但是「它的格局與氣勢卻非常充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