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讀書]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一邊笑到噴淚,一邊探究人心深處



- 內容有趣度:★★★★
- 獨特洞察力:★★★
- 閱讀流暢性:★★★
- 整體推薦值:★★★

幾個月前在Facebook 「閱讀人同學會」的粉絲團,看到有人提問:「有沒有哪本書,書名讓你覺得不怎麼樣,但讀完才發現是本好書?」推文都說反過來的狀況比較常見,常常是書名取得很動聽,結果內容一團糟。

在眾多回覆中,看到不只一個人推薦Lori Gottlieb著的《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名看起來還以為是普通的勵志書籍,上亞馬遜查一下大驚,竟然有上萬個評價,而且分數超高!

買來之後我也體會到了,這本主文超過450頁的書,一拿起來讀就無法放下,結果竟然不到一個禮拜就看完了。

原來這是一本諮商心理師分享個案的書。她想傳遞的主題是「我們怎麼改變?答案是在與他人的關係裡改變。」題目這麼硬的書,為什麼可以讓人讀到停不下來?


幽默的文筆,探究深刻的人性洞察

因為這本書實在是太好笑了(想不到吧)!作者本身就會冒出各種好笑的內心OS,她的其中一個病人更是好笑到不行,她的心理師也是個奇葩。我相信原文就很好笑,但翻譯的功力強大,文字讀起來毫無突兀感,很多笑點讓我笑到停不下來。應該很少有人獨自看書會看到笑出聲,尤其這種認真主題的書,頂多就是莞爾一笑的程度。但這本書從一開頭就帶給我很歡樂的閱讀體驗。

當然也有很觸動人心的地方。畢竟決定去看心理師,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很大的決定,很可能是遇到人生極大的難題,或者是極度悲痛的事件,讀到這些背後的故事,即使旁觀者都會為之落淚。

這本書好看的另一個原因,是在笑點和哭點之下帶出的人性洞察。好的文學作品都帶有對人性的洞察,但可能幽微不易看見、或是無法清楚說出心中被碰觸到的是哪一塊。這本書雖然不算是文學作品(吧),但心理師的訓練就是找出這些洞察,把它化為文字記錄下來。所以讓讀者在閱讀沉重人生故事的同時,不只是為當事人流淚,也可以跳脫出來看到更大的意義,藉此反思自己,得出對自己心理的洞見。


「今天永遠不會回來」

作者對自己的洞見是對存在與死亡的焦慮*。好像不會太意外得到這個結論,因為「存在」向來是西方文化很重視的一個議題。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今天永遠不會回來。有些人困在過去,有些人煩惱未來,但最重要的是活在每個當下,因為這一天過了就過了,永遠無法重來一遍。


心理諮商不是去看病

回到這本書的主題,為什麼說要改變人的行為,要從人際互動中改變呢?

心理諮商看似一種治療行為,本質上卻跟醫生很不一樣。醫生關心的是病症,可以把疾病從病人身上抽離出來,客觀評斷你的病因,然後用開藥或手術給予治療。藥品是可以大量生產的,不論你是誰,絕大多數的病人都可以使用同一種藥物。

心理師似乎也可以採用類似的作法。每個心理師套用自己偏好的理論系統,去評量病人的狀況,並給予合適的回應與治療。我們如果有一天去看心理師,不也是這樣期待嗎?請她幫我診斷一下我是有什麼問題,然後引導我去改善這個問題。結案。

但Gottlieb不同意這樣的論點。當一個病人每節跟心理師聊50分鐘,掏心掏肺說出他心中最苦惱的事情,心理師一定會跟他建立某種人際關係。不只是客觀的諮詢顧問而已,而是更生活化的關係。Gottlieb當心理師時,跟病人之間其實互動時好時壞,並不是每週安份地坐在那邊客觀評鑑病人狀況。而她本人去看心理師的時候,她更坦承自己內心對心理師的迷戀與崇拜。這些人際關係,都是治療的一部分,所以她在講述各個案例的時候,不僅描述個案遭遇的事情,同時也講了很多心理師與病人之間的人際互動,讓每個故事更精彩。

這是心理師難當的地方,你要能隨機應變,根據你與這個病人的關係,決定那些回應和行為是適當的。心理師若能這麼客製化處理每位病人,相信一定能為病人造成更大的影響力。


整體而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本不錯的書,既可以幫助反思自我,也能夠洗滌一下心靈,珍惜身邊的一切。因為,今天永遠不會回來。


*註:在本書中,作者一律將個案稱呼為「病人」,因此本文沿用此稱呼。

*給有看過書的人:我不完全同意作者的心理師所下的判斷。我覺得她的問題在「孤獨」而非「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