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消費心理學] 認同行銷喊過頭的反效果

Image courtesy of Ezra Jeffrey at Unsplash.com

經營品牌一定會講的就是品牌定位和消費者認同。行銷研究也證實品牌定位明確,就能吸引認同這個定位的消費者。一個經典的例子是Mac大戰PC的廣告。講了自己的定位,同時還幫競爭對手定位。

問題是,當你訂下品牌定位,例如環保愛地球,賣產品的時候文案可能有兩種寫法:
(1) 環保消費者的好選擇
(2) 環保消費者的唯一選擇

你會選哪一個?哪一個比較有效轉換成實際購買行為?


這是美國幾間商學院的學者Bhattacharjee, Berger, & Menon在2014年發表於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的研究。他們發現一件奇妙的事:在實務操作時,行銷人撰寫文案的力道常常會很重,如上面的第(2)號。反正認同我的理念就是來買我的產品就對了!但身為消費者的自身經驗又覺得怪怪的,看到這類廣告文案心中可能會想:「你誰啊?憑什麼當我的唯一選擇?」所以進行一連串實驗了解背後緣由。

他們其實想證明,人們雖然追求認同感,但還是希望掌握行為的主動權,又稱need for agency。當你的品牌宣稱是他的唯一選擇時,等於限制住他的主動權,導致他寧可放棄你所提供的認同感。

其實這是經典心理學問題:人需要在個人主動權歸屬認同感之間取得平衡。

Bhattacharjee等人在實驗中把文案分成三類:
(1) Identity-referencing,只是提到一個品牌如何滿足某種認同,如最上方例子的第(1)句。
(2) Identity-defining,告訴消費者表達某種認同的方法就是要購買某個產品,如最上方例子的第(2)句。
(3) Non-identity,沒有訴諸價值認同,如「消費者的好選擇」。

他們首先操弄受試者對環保的認同感(一組人引發環保認同,一組人沒有),然後隨機安排讀到上述三類文案的其中一類,最後詢問購買此產品的可能性。

結果發現,identity-referencing文案最能有效吸引消費者購買,反而identity-defining造成反效果,消費者購買意願甚至比non-identity文案還低。統計分析發現,其中就是因為identity-defining的文案拉低了消費者的主動性,導致消費者購買意願降低。

不過這個現象也不是那麼絕對,你要了解你的消費族群。如果他們很重視自我掌控主動性,identity-defining的文案才會造成反效果。如果他們唯命是從,不在乎自我主動性,則(1) (2)兩類的文案效果差異不大。

另一種例外狀況是,消費者如果對自己的認同不是很確定,會比較願意讓廣告文案影響自己的選擇,identity-defining文案提供指導性的作用,更能讓他們購物欲望整個生火。反之,如果消費者對自己的認同很清楚,不必藉由identity-defining文宣輔助,他反而看到這種文案風格就倒彈。


簡言之,操作認同行銷時,如果你的TA認同明確、自主意識強,你的文案盡量用溫和一點的identity-referencing風格。如果你的TA認同不明確,又不追求主動性,你就可以採用強勢一點的identity-defining風格文案。

重點又回到「了解你的消費者」。可惜現實狀況是:三類文案中,將近一半的行銷人喜歡強勢的identity-defining風格。所以當你拿著文案跟老闆討論時,他很可能會叫你選(2),因為他相信(2)才能有效提高購買意願。但你現在可以跟他說「不一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