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5日 星期日

[讀書] 不一樣的中國史-讓腦中零星的歷史片段,變得更有意義


- 內容有趣度:★★★★
- 獨特洞察力:★★★ - 閱讀流暢性:★★★ - 整體推薦值:★★★

繼推薦楊照的《不一樣的中國史》第一冊之後,目前一路追到第十冊(元/明)。這個系列的品質算是滿穩定的,每本都很精采(除了第二冊稍嫌沉悶之外),讓自己重新檢視熟知的歷史,產生不一樣的解讀,因此特別再寫一篇推薦文。

每個人做事都有目的,古人也是

有別於第一冊是從考古學講夏商文明,後面幾冊的寫法,是回歸典籍原文,跳脫教科書的簡化正統史觀,帶著讀者從古人當時的眼光,看待當時的生活環境。書中結合朝代史、思想史、文學史、宗教史、制度史等層面。讓歷史讀起來更有邏輯,讓我們更了解古代生活複雜度並不輸給現代。

我們自己閱讀古人著作時,常常忽略寫作的脈絡,像是當時的大環境風氣為何、作者是在呼應還是在對抗大環境、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等。如果能夠先有脈絡知識,我們就不會輕易地把古人說的話當成絕對真理,但也不會因而貶低他,而是讀起來更有臨場感。

例如東漢王充所寫的《論衡》,嘴巴說要反對迷信,卻是講了一堆歪理瞎說。楊照真的很討厭這本瞎書,然而由於這本著作反映出重要的時代背景,因此書中仍然花了一整個章節分析為何會當年出現各種迷信,迷信如何影響當時對經書的解讀,王充在反對什麼,他的瞎書有什麼政治目的,以及為什麼當時的人願意傳誦這本瞎書。

你會發現,古人真的沒有很蠢,大家背地裡都有自己想達到的目的。現代人不也會相信許多很瞎的宗教或政治宣傳嗎?深入認識古人,會感受到其實古今的差異沒有想像中大。

即使文學作品,也會受到文體和風氣的影響,未必是反映作者本人的想法。漢賦、駢文、古詩、唐詩、宋詞都有寫作的限制和目的,懂得這些脈絡,未來閱讀中國文學時又多了一點樂趣。

跳脫朝代框架,看到更長期趨勢

另外,我在書中似乎讀到一股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強大力量 – 世族。這股力量橫跨數百年,從漢朝到唐朝都維持一定的勢力,更驚訝的是,世族似乎是中國之所以現在能成為一個國家的重要因素。這邊是我個人推論,不代表楊照立場~

世族的起源,來自於西漢時期,由於貨幣經濟日益普及,開始出現財富集中現象,人有錢就買土地,導致土地兼併變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出現許多大農大地主,以及超級大的世家大姓。東漢建國者光武帝,本身就是出身自世家大姓。而且整個東漢一朝,為了平衡國內世家大姓,基本上是採取政治聯姻。東漢皇后都是大姓出身,是共治天下的夥伴,而不是傳宗接代的工具,不需要母以子貴。

由於世族力量龐大,當進入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時期,各地的大姓成為各國統治者不敢輕忽的對象。不論是漢人政權的南方(東晉至宋齊梁陳),還是胡漢交融的北方,都得要基本尊重這些地方世家。

這樣的時空背景,讓「中國」概念得以存活。基本上,「中國」這個概念能活到今天是個奇蹟。首先建立這個觀念的是周朝,用封建制度劃出「王土」的範圍,後來的秦漢大致是延續這個概念。但在漢朝之後,你可以看一下朝代表,「中國」幾乎都是分裂狀態,統一反而是一種反常的狀態。有點像歐洲在羅馬帝國之後分裂,就幾乎沒有統一過了。即使偶爾還是有人想統一歐洲,如拿破崙、希特勒,但那些都是少數特例,而且並未獲得太多支持,一下子就回到分裂狀態。如果有14000605個平行世界,「中國」其實很有可能不會演變成一個政治實體。

那到底為什麼不論怎麼分裂,總是有不少人想要把這塊疆域統一起來呢?我認為是這些世家大姓的副作用。

在魏晉時期,世家大族形成貴族階級,講究門第以及內部秩序,因此古代的經書,尤其是禮學,反而在這些世族中備受重視。那個年代不是流行清談跟玄學嗎?其實都是奠基在經書之上的討論,表示他們讀經讀得可多了!甚至世族的成員會編修漢朝史書。種種的行為,讓這些人在心中,持續認同周朝傳遞下來的這一套文化與疆域。因此,日後的北朝雖然上層結構是胡人政權,但世族把這一套思想帶進去,建立與南朝政權的連結,甚至仰慕南方文化,因此隋朝仍然會以統一「中國」為目標,讓「中國」概念重生。即使唐朝之後再次經歷五代十國的混亂,有野心的人,也會繼續把「中國」視為可以統一起來的範圍。


再次感嘆,幸好我們有楊照,才能用很好的文筆,把歷史硬知識寫得如此有趣。通常歷史之所以有趣,是人物故事吸引人。但楊照很明顯避開「人物中心」的小說型敘事,但又不會太過沉悶變得像教科書。

這個系列仍然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即仍以中國史料為中心,但中國跟周圍民族/國家有這麼多互動,如果能像《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或是《絲綢之路》的廣度,參酌不同來源的史料,把中國史放進亞洲史來看,相信會有更深入的見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