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之秋》提醒我們應該認真思考西方的干預對一個國家帶來怎樣的影響。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作者Stephen Platt試著從跨國的角度解讀太平天國之變。剛上市的時候我立刻眼睛一亮下單購買,因為我們所學的歷史當中,太平天國之亂完全是中國人的事,跟外國沒有什麼關係。可是其實有兩大原因讓我們不該忽視外國勢力的影響:(1)太平天國非常積極接觸與拉攏西方;(2)中國是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收益來源以及潛在市場,所以西方一定千方百計要介入以維持或甚至開創利益。
本書包含了非常豐富的中外互動史料,不論這個「中」是太平天國還是滿清,讓我們從更多角度重新認識這場戰爭,內容極為精彩,閱讀的時候腦中不斷迴響起小時候看太平天國歷史劇的主題曲:「流血的傷口不流淚,舉起的竿子不下跪,攥緊的拳頭不鬆手,過河的卒子不後退。人活一口氣,難得拚一回,生死路一條,聚散酒一杯。何以成敗論英雄?浩浩乾坤立豐碑。」不過讀完全書看了這麼多史料之後,我的感覺是西方勢力對於整個太平天國事件的結局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因為曾國藩整個大戰略部署基本上都沒有讓洋人介入(他認為洋人貪財又不可靠,但他既沒錢又需要可靠的部下),只有到太平天國顯然已經呈現敗勢的時候,西方軍隊才開始在上海周遭幾場戰役發揮關鍵影響力,這都無法改變整體局勢了。
然而,西方沒能決定戰爭走向並不代表他們在中國沒有任何作為。他們作為可多了,而且搞得雞飛狗跳。我們從今天的國際情勢可以知道,當代西方國家非常喜歡干涉他國事務,而且總是打著正義人道的大蠹。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國力強大,所以有自信和能力去左右其他國家的政局。我相信這不是西方人獨有的特性,比方說當年明朝強大的時候,鄭和下西洋也是有干涉他國事務的例子。而歐洲在工業革命之後,國力大幅進展,對他國事務的興趣就提高了,例如十幾年前介入的科索沃戰爭、或是最近法國派兵介入中非共和國的內戰。
不過清朝時期西方的干涉與今天的狀況不太一樣。今日的干涉比較有組織,通常是幾個國家討論好要怎麼打,然後再指派部隊過去打。但是一百多年前西方對太平天國的干涉則是亂無章法,套句作者的總結:「一下子在華積極出擊,一下子又收手,一下子收錢替人打仗,一下子又講原則,一下子把清朝捧的老高,一下子又痛斥他。」一個例子是1860年英法聯軍一方面在北京擊潰清軍順便燒了圓明園,另一方面在上海的部隊也痛宰太平軍一頓。大家都搞不清楚歐洲人到底是站在清軍還是太平軍那邊,歐洲其實也沒幾人在意這件事情,反正都是殺他們瞧不起的有色人種,殺哪一方有差嗎?
西方干涉亂無章法的原因可從書中歸納出幾點:
一、在清朝末年科技並不發達,電報系統也尚未鋪設,因此訊息傳遞速度極慢。光是曾國藩跟北京天子之間的訊息來回就要一個月,歐美部隊與母國的溝通想必更是非常不暢通,所以各個指揮官基本上是隨自己喜好隨意行事。例如在太平軍的英王陳玉成包圍漢口一役時,英國艦隊就自行跑去跟被圍攻的城市做生意,順便威脅太平軍不准攻擊,根本不受限於英國當時的政策。
二、同樣由於資訊傳遞不發達,所以西方對中國的知識有限,只能依靠少數幾個人的回報,但每個人都難免為了自身的目的而過濾訊息:有人為了傳教而偏向傳遞太平天國的正面訊息,有人由於瞧不起鄉下人而只傳遞太平軍的負面訊息,甚至有人在畏罪潛逃的同時,隨意捏造假消息來詆毀他人。面對多方傳回的資訊,母國政客並不是採集正反雙方的意見而做出公正判斷,而是依照自己本來的成見再度過濾訊息。這種種的扭曲造成他們本身決策也很混亂。
三、最後一個比較心理層面的因素,儘管只在一小段中帶到,但值得注意。這是由時任上海海關的英國人Edward Bowra所言:英國人其實真正想要的是征服中國,但他們不敢正視自己內心的卑劣想法。所以才會發生「和人一起掠奪,協助他人侵犯...在這同時又同情受害者,痛斥遠征,譴責既有政策」這種矛盾的行為。這傢伙不像他的同胞那麼虛偽,他認為「如果英格蘭希望在華的通商繼續成長,最好就不要為流血殺戮和攻城掠地這種若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必須付出的代價,裝出驚駭不已的模樣。」
西方亂七八糟的干涉,受害的並不是他們自己,因為他們在華貿易利潤節節升高。外國商人那段時間好像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讓貿易收益增加,和平也增加、打仗也增加、打贏也增加、被圍攻也增加。西方干預害到的還是中國人。長遠影響如伊藤博文所言:英國算是協助滿清鎮壓太平天國,讓迂腐的清朝政權又延續五十年,也因此害中國的進步晚了五十年。另一方面最直接受害者是太平天國,他們稱西方國家為兄弟,而非蠻夷。他們堅守與洋人友好的政策,就算被不明究理的洋人開炮轟炸死傷慘重,他們也沒有採取報復行動,甚至仍主動遞出橄欖枝。結果事實證明西方人根本沒把他們當一回事,說開打就開打。太平天國對洋人累積的無奈和怨恨,濃縮成洪仁玕最後的一句話:「我碰過的洋人沒一個是好的。」
我沒研究過干預原則的辯論,不過從近代史來看,西方介入愈深的國家或地區,國家愈難發展起來,非洲和中東都是例子(可參考《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一書)。而歐洲干預較少的國家,例如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和內戰時英國決定採取中立的美國,後來卻各自發展成兩個世界強國。要聲明我並不是斷然否定人道干預原則,而是說以上幾個例子、以及《太平天國之秋》的故事,都相當尖銳地挑戰我們是否應該支持干預他國事務。現代即使可以輕易收集到大量關於其他國家情勢的資訊,但是人們就不會受到主觀好惡影響而選擇性地接收訊息嗎?今天強權國家干預第三世界國家的時候,真的更以正義為考量而不是受到商業利益的驅使嗎?即使真的是公正客觀為了正義去干涉他國內戰的走勢,對下一代人民真的是好事嗎?太多問題,太難回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