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讀書]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忘記在哪裡看過一個有趣的論點(也許是這裡):以前我們覺得念高職、學美術的人是成績不好的"壞學生",而成績優異、讀名校商學院的人是"好學生"。"壞學生"未來工作可能去像IDEO的設計公司,而"好學生"西裝筆挺地進到麥肯錫那樣的顧問公司。"壞學生"幫客戶設計產品,而"好學生"幫客戶提出經營策略。這兩群人理應井水不犯河水,但現在已經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因為設計公司已經進入經營策略的領域,變成「設計顧問公司」,開始威脅傳統顧問公司的地位了。
這個趨勢,竟然呼應了Daniel Pink早在2005年出版的《未來在等待的人才》的觀點。我真後悔怎麼到現在才讀到這本書。
這本書想呼籲大家趁著世界趨勢改變的時候,觀念也要趕緊改變,以維持自己的競爭力。世界重要趨勢有三個A:Abundance(富裕,不缺乏基本物資)、Asia(亞洲,大量有競爭力的勞動力加入競爭)、Automation(自動化,可用邏輯處理的事情可交給電腦代勞)。這三個趨勢背後的意涵是,如果你的工作很快會被電腦或廉價勞工取代,或如果你提供的產品在富裕社會中沒人想要,你的代誌就大條了。
依照這個標準,哪些工作會面臨危機呢?我認為如果不求改變,所有的工作都面臨這個危機。不論是螺絲工廠員工,還是分析資料人員,還是需要與他人互動的客服人員,都很可能被外國低價勞動力或電腦取代。(Siri都開始聽得懂人話了!)
所以作者認為要將六個基礎能力延伸到新的方向,我們才不會被這股全球趨勢洪流淹沒:
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
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
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
不只談邏輯,還給關懷
不只能正經,還能玩樂
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六個方向的原理類似,都是在以往強調的邏輯、功能面之上,另外加強感性面因素。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作者並不是要我們放棄邏輯功能面,而是說,在這些基本功之外,我們同時要加強其他方面,才能保有競爭力。
今年已經2013年,可以發現作者的觀點正是今天的趨勢,我們最好趕快聽作者的話加強這些能力。
1. 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
我原本滿小看設計感的效果,例如在製作PPT簡報檔案時,覺得檔案外觀只是一個毫無影響的因素,重點應該在檔案內容完不完整、有沒有價值。也因此認為微軟Office每一代的升級都浪費太多資源在美化外觀上。有一天,在我已經適應Office 2003和2010的外觀時,偶然打開一個用Office 97作的PPT檔案,赫然發現天啊怎麼這麼醜。在覺得醜的瞬間,大腦瞬間產生連結:外觀醜-->外觀粗糙-->簡報粗糙-->不專業。腦中連結的來源為何已經無法追溯(也許學生時代看到不認真做報告的小組通常檔案也會做得很醜吧),但絕對要正視這個連結的存在。因為別人一時難以判斷我們專不專業,所以一些與專業度無關的周邊訊息會有重要的影響力,例如你展現出來的自信、你的年紀、或是你的檔案看起來像不像專業的簡報檔案。這就是為什麼專業的顧問公司都會用固定的精美樣板格式來撰寫報告。
2. 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
書中拿讀者做了個實驗,證明我們能記得的是故事,而不是數據。因此雖然我們在建構論點的時候要建立在堅強的數據基礎之上,但表達的時候不能用一堆數字海,而是要用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今天國民黨與民進黨在說故事能力上的差距就非常大。民進黨(或反執政黨的團體)提出的議題都是用故事包裝,例如大埔阿嬤或文林苑王家,是活生生的個體。而國民黨提出的議題都是數字,無窮無盡的數字,成長率多少、幾億商機、幾個工作機會。然而人們記得的都是故事,沒人記得住數據,因此兩群支持者在吵架的時候,民進黨方可以輕易提出故事痛擊對手,國民黨方卻提不出對自己有利的數據(早忘光了...)。這很可能是目前國民黨不受輿論青睞的原因之一。
3. 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
現在由於知識和科技都累積到一定水準,所以到處可見整合的產品。智慧型手機就是很成功的整合型產品,結合了電話和電腦的功能,我們也才赫然發現人類有多麼需要隨身攜帶一台電腦。其實我覺得要擔心的不是大家不知道要整合,而是大家不知道如何整合。整合不是單純把東西放在一起,就像剛踏入學術界的人要為一個名詞下定義的時候,常常引用前人十幾二十個定義,但沒有比較各定義之間的關係或優劣,而是直接提出又一個全新的定義。這只是並列,而不是整合。整合是像《槍炮、病菌與鋼鐵》,把考古學、生物學、地理學、氣象學等等各學科的知識用來佐證作者的論點(當然是用說故事的方法而不是條列數據),創造一個豐富的知識饗宴;或是像《太平天國之秋》把中國史與他國歷史連結,讓我們更了解整個世界其實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有轉化過,才是整合。
4. 不只談邏輯,還給關懷
作者提到醫院的例子,醫生最主要的職責是診斷病情並予以治療,但現在他們還要能同理病人的心情。這確實符合大眾的心理。尤其現在醫院診所林立,民眾在選擇醫院的時候,除非迫切需要某神醫的醫術,否則或多或少會考慮看診的「感覺」。網路上大家也都會討論醫生問診親不親切、有沒有注重患者隱私等等。好口碑的醫生才會讓人願意去嘗試。專業要求這麼高的醫生都要重視同理心了,其他類型的服務業當然更應重視。
5. 不只能正經,還能玩樂
遊戲化(gamification)是當下很紅的詞彙。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被逼迫做很多正經的事情,例如念書或培養好習慣。但由於是被迫的,所以往往因偷懶而無法完成。而遊戲化是一個可以讓我們持之以恆的方法。把一件無聊的事情變得像打怪撿寶一樣有趣。遊戲化的趨勢還在發展中,所以培養玩樂的經驗,思考如何把娛樂因子融入工作內容中,絕對是未來所需的才能。剛好Coursera有這樣的一門課(連結)可供我們參考。
6. 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追求生命意義是富足社會的下一個目標,因此動不動就會看到網路上流傳著訴說人類心靈的故事,也許是好人有好報、或壞人有壞報、或親子之情、或寵物之情。十幾年前大家用e-mail瘋狂轉寄,今天改用Facebook瘋狂轉貼,未來不管發展出什麼溝通工具,我相信這類文章永遠不死,因為人們就是會想追求點財富之外的什麼東西。因此其實有很多行銷不只打功能價格訴求,他們會做一些建立形象的廣告,例如之前很紅的Dove廣告(可參考此文章)、或三星參與防治自殺的計畫(影片連結),都是掌握到人們追求意義的心理。未來誰能夠更細緻探索人生追求的意義,並喚起其他人的同感,就能造成更大的影響力。
我認為作者整合出這六個方向確實符合今天的趨勢,所以希望能加強這些能力。這本書每一張後面都有附上一些練習方法,滿值得參考的,有興趣的人不妨一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