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讀書] 成功竟然有公式


圖片來源:taaze

這本書的標題很聳動,但這種滿滿成功學的東西,照理說我連翻閱都覺得很羞恥。最初會願意拿起來是被推薦人Taleb吸引。我是很吃推薦人這一套的,尤其黑天鵝作者Taleb推薦的書,我相信會有一定水準。

作者Albert-Laszlo Barabasi試著運用數據科學,找出成功的公式。他強調這本書不是self-help自我協助類書籍,而是science-help科學協助類書籍。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成功因子,而不像坊間很多成功學的書籍,僅靠特定幾個成功人物的小故事,來下定論該怎麼成功。


Barabasi對於成功的定義是「我們從所屬社群中得到獎賞」,例如劇作家的觀眾數,科學家的論文被引用次數,或業務人員的收入等等。「定義」往往決定了分析的結果。本書對成功的定義是建立在社群之上,後面會發現很多關鍵因子就是在外部(而非內部)因素。

這個定義並不適用於每個人,因為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可能不同,我自己甚至連什麼叫成功都定義不出來。但我覺得就人類這種社會性動物而言,這本書的定義已經滿夠用了。

書中歸納出五大成功因素如下:

成功第一定律: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但如果表現的優劣難以判斷,則是人際網路能為你帶來成功。

有些事情的優劣很好判斷,例如考試成績。但生活中絕大多數的事物沒有客觀判斷標準,例如藝術品的價值。這時候作者建議別只想著一步步向上爬,而是要搭起社交橋梁。在重要的人際網路中提高自己的能見度,這會是你成功的關鍵樞紐。

成功第二定律:表現有上限,但成功無上限。

人的表現優劣,是呈常態分配。而成功的程度,卻是冪次分配。我非常喜歡這個見解,大開腦洞!然而現實是不公平的,表現最好的人,不一定能獲得最高的獎賞。事實上當一群人的表現好到一定程度之後,其實已經很難分出高下。最終勝出的原因,常常是與表現無關的因素,例如出場順序。而只要能勝出,他獲得的獎賞會遠遠高過第二名。所以,要讓自己變得夠優秀,但同時也不要忽略小地方。

成功第三定律:過去的成功 X 適存度 = 未來的成功。

這一條講的是,如果你有夠優秀的本質(作者運用演化論的fitness適存度來代稱優秀),則可以運用社群創造第一波的成功經驗,讓別人看到你。大家都有「西瓜偎大邊」的心態,會比較願意投資在有成功經驗的人/產品身上,這會讓優秀的人/產品提高成功的機會。募資如此,職涯也是如此。

成功第四定律:雖然團隊的成功需要多元性和平衡,但功勞讚譽只會歸於特定個人。

作者從Github的分析發現,多元的團隊可以帶來好的想法,但接下來必須由單獨某位有遠見的人,來加以形塑,並領導大家走向最佳路線。愈是有明確單一領導者來主導,團隊愈能成功。

團隊成功之後,大家會認可誰的貢獻最大?其實並不是基於每個人真正的表現,而是基於別人覺得是怎樣。作者從分析中了解人類社會是如何分配獎賞的,甚至看到有人明明對科學界做出極大的貢獻,諾貝爾獎卻被其他人拿走。因此提醒我們,在努力做事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名聲。

成功第五定律:堅持下去,成功隨時都可能到來。

我不喜歡這個標題,但我最喜歡這條定律的內容。

很多人認為,人一生創造力的高峰在青壯年時期,所以通常在30歲左右會做出突破性發展,如果你年過40還沒有這種成就,大概就沒機會了。然而作者推翻這種論點,其實這是因為青壯年時期通常生產力較高,即使一個想法被打槍,也可以立刻調整狀態,繼續提出新想法。產出的東西愈多,自然就愈有機會做出突破性貢獻。也就是說,如果年紀大的人也維持高生產力,一樣有可能做出突破。

作者提出一條式子: S = Qr

S: 一個點子的成功程度
Q: 執行力,把一個點子執行出來的能力
r: 點子的價值,隨機值

r是隨機的,你永遠不知道今天冒出來的新點子會有多大價值。所以Q係數很重要。賈伯斯Q係數高,推出過非常多產品,其中雖然很多失敗,但因為成功的產品太過亮眼,所以大家就遺忘了他的失敗。

特別的是,作者驚訝的發現,每個人的Q係數一輩子不會變!我們無法藉由累積經驗改善Q係數。那怎麼辦?好消息是,Q係數會因職業而異。你在一個領域的Q係數低,但可能在另一個領域的Q係數很高。這就是我們俗稱的「適性」吧!我滿相信這種觀點,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做起事來順手的程度差很多。

所以作者給大家一個忠告:如果你一再未能達成突破,可能表示你入錯行了!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某領域的Q係數特別高,那你該做的只有一件事:不要放棄,你在這行成功的機率是很高的!如果你完全不顧自己的手感,胡亂轉換工作,只會讓自己的成功完全依靠機率,失去對人生的掌控權。


綜合以上幾點,找到自己Q係數高的領域,創造初期成功,建立人際網路,讓自己成功的機率提高,這是本書給的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